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國和白俄羅斯政府間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劉國中邀請,白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委員會白方主席斯諾普科夫將于7月11日來華共同主持召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總臺央視記者:美國國務院發布赴華旅行提醒稱,中國正在擴大對外國公民和企業安全審查,存在出入境禁令和錯誤拘押。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中國是法治國家,有關部門對外國企業依法進行安全審查的決定是基于法律和事實作出的。中國歡迎各國公民和企業來華旅游經商,并依法保障他們在華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包括出入境自由。
說到出入境審查和錯誤拘押,近年來,美國以各種借口對中國公民入境美國設置障礙、滋擾盤查。赴美中國留學生被拒絕入境并遣返的事情常有發生。2021年,美國拒簽了至少2000多名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簽證,去年1至10月中國赴美留學生簽證數量同比下降38%。近期,美方惡意抹黑中國追逃追贓工作,不惜動用司法手段起訴拘押中國公民和在美華人,還在芬太尼問題上甩鍋推責,釣魚執法并跨國綁架中國公民、起訴中國實體和個人。
我們敦促美方盡快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干擾中美各領域務實合作,同時停止對中國企業和公民任意拘押、非法濫訴,切實保護中國在美企業和公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記者:7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已完成庫存化武銷毀,進一步推動邁向“無化武世界”,同日禁化武組織確認美國完成銷毀。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毛寧:全面禁止、徹底銷毀化武是《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核心目標,也是締約國應盡的義務。按照《公約》規定,締約國應當在《公約》1997年生效后10年內完成銷毀。美國是最后一個完成庫存化武銷毀的國家,而且遠遠滯后于《公約》規定的銷毀時限。此次宣布完成庫存化武的銷毀,是美方對國際社會姍姍來遲的交代。
同時也要看到,邁向“無化武世界”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的銷毀已經多次逾期,嚴重威脅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的安全。不能全面、徹底銷毀在華日遺化武,就談不上實現“無化武世界”的目標。我們再次敦促日方切實承擔起歷史責任和國際義務,早日干凈徹底消除日遺化武毒害。
法新社記者:巴拉圭當選總統圣地亞哥·培尼亞計劃于本周訪問臺灣,以加強巴拉圭同臺北的友誼。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我們相信有關國家遲早會認清國際大勢,作出符合歷史潮流的決定。
塔斯社記者:近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證實,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據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反對在實戰中使用集束炸彈。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中方注意到美方有關決定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不少國家對此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不負責任地轉讓集束彈藥極易引發人道主義問題,應當平衡處理人道主義關切和正當的軍事安全需要,對轉讓集束彈藥持慎重克制的態度。
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有關方面不應當拱火澆油,激化矛盾,使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惡化。
《中國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發布的《2023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增加5%,達到創紀錄的1891億美元。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在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背景下,中國吸引外國投資逆勢增長,表明中國市場吸引力巨大,也說明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今年以來,跨國公司高管掀起了“訪華潮”,外資企業普遍表示有意深耕中國市場、投資中國。這得益于中國超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產業體系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也反映出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和投資便利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上周,世貿組織《投資便利化協定》文本談判成功結束。這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協定,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投資增長。談判過程中,中方先后提出15份正式提案,并多次就談判難點提出務實解決方案,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向未來,中國將以自身發展繼續為全球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我們也將繼續致力于同各方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北京日報》記者:昨天,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圓滿閉幕。論壇期間,各國與會代表高度評價中國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肯定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的積極貢獻。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剛剛過去的周末,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功舉行。本屆論壇共吸引來自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多名代表參加,與會各方在四個方面達成14項共識,發布了《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3)》等多項研究成果,促成了多項與綠色發展相關的合作。
中國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本周是中國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7月12日是全國低碳日。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節能降碳的濃厚氛圍,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的積極努力。
東方衛視記者:據報道,7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設施向東京電力公司發放驗收合格證,日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今年夏季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計劃沒有變化。此前,日本媒體放風稱日政府很可能8月啟動排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中方已經多次強調,日方沒有解決國際社會對日本排海方案正當性、凈化裝置可靠性、監測方案完善性等方面的關切,排海計劃的安全性遭受廣泛質疑。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綜合評估報告存在局限性與片面性,沒有解決國際社會的上述關切,不能被日方當作排海的“通行證”。格羅西總干事也多次表示機構不會為日方排海決定背書。
當前,全世界都在關注福島核污染水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日本政府只關心什么時候把核污染水這個麻煩甩掉,毫不在意其他國家為應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投入多少資源、承擔什么風險。
日方不顧國內外的強烈反對,強行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自私自利,不負責任,也不得人心。中方再次敦促日方立即叫停排海計劃,以負責任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
《環球時報》記者:7月9日,烏茲別克斯坦順利舉行提前總統大選,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勝選連任。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中烏關系下步發展有何展望?
毛寧:中方對烏茲別克斯坦成功舉行總統選舉和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勝選連任表示祝賀。習近平主席已經第一時間向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致賀電。相信在米爾濟約耶夫總統的領導下,“新烏茲別克斯坦”建設將取得更大成就。
中烏是命運與共的友好鄰邦。建交31年來,兩國關系始終保持高水平運行。中方高度重視發展中烏關系,愿同烏方一道,開展高質量、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攜手構建中烏命運共同體。